喜迎十九大之三《科技创新打造中国华电发展新引擎》
时间:2017-10-16 11:19:29 来源:每日电讯
创新2.0时代,科技实力和创新实力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硬指标。作为能源央企的中国华电,始终与央企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创新技术国内领先,研发体系不断健全,科研基金加大投入,中国华电围绕转型发展和“两低一高”目标,以创新增强发展后劲,以科技驱动发展动力,打造华电创新发展升级版,用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装上强大“心脏”。
领技术之先促提质发展
创新,往往能让一个企业变坎为阶。
近年来,空气雾霾等大气环境问题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心头之痛”,燃煤锅炉、燃煤机组一度成为“众矢之的”。伴随着“史上最严”的中国火电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施行,未按时达到排放标准的火电企业将面临关停的危险。
而早在2014年9月,全国第一台超低排放机组已在中国华电的裕华热电公司改造完成,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打破国外技术核心垄断,被作为技术典范的“华电样本”在河北乃至全国进行推广。与此同时,在华电章丘公司采用的华电专利高效分离技术、在华电军粮城公司采用的国内第一个无外壳湿电除尘技术,让中国华电在超低排放改造的进程中,步步为先,变坎为阶。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国华电现役超低排放机组达到120台5023万千瓦,到2020年实现全部火电机组超低排放。
一项项技术成果运用,这是华电提质增效的不竭动力。
开展智能发电技术研究和两化融合试点工作,推进“分布式能源技术”“火电能效检测平台”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成功加入“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联盟”;集团首台高效、节能620℃机组成功投运;完成10个区域新能源集控平台推广实现全覆盖;水电集控平台完成试点建设,推广应用取得进展。
一项项前沿科技诞生,这是华电技术领先的直观展现。
多能源互补技术,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技术成果经中电联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率达85%,技术集成能力与国际最先进系统水平保持同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多条铁路系统;热电联产耦合热泵阶级供热技术获全球人居环境绿色奖等10余个奖项;电厂智能控制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成功运用于全球700多个燃煤、燃气、生物质电站。
一项项创新项目规划,这是打响创新驱动的“华电品牌”。
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整合运用集团现有研发力量,跟踪研究热电冷储能技术,重点推动智能发电、智能供热、风光电多能互补优化控制等两化融合研发和实施工作,抓好除尘技术、“互联网+”智能供热等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组织实施,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供需精准对接、资源共享利用的创新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
回首来路,中国华电顺应创新发展潮流,加快技术攻关步伐,将科技创新融入生产经营各个方面,推动技术变革融入华电发展血脉。10年来,中国华电实施科研项目900多项,累计拥有有效专利2364项,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54项。邹县电厂百万超超临界项目成果及灵武电厂百万超超临界空冷项目成果获得中国电力科技一等奖;青岛公司双转子互换成果获2015年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产品)范例”大奖。2014年中国华电作为唯一发电集团,获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专项提升先进管理单位”。
强科技之基提创新能力
在中国华电,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由“华电制造”到“华电创造”的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全体华电人的不懈追求。
作为亚洲最大分布式能源项目总承包商,华电科工建成我国第一个分布式能源项目——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与美国GE合作,率先将航改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应用于分布式领域,将能源综合效率大幅度提升。2017年上半年,首台TM2500航改机机组顺利组装下线,让华电科工迈出了向分布式能源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步伐。
中国华电旗下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国电南自在智能电网、电厂自动化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该公司实施的集团公司援藏项目──西藏尼玛县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工程,是迄今为止海拔最高的微电网项目;其为宝兰高铁提供了全线的牵引综合自动化系统、接触网隔开控制系统、电力箱变RTU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高压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及配套的站内电力线路保护,该项目是轨道交通公司至今已实施完毕专业覆盖最广、合同额最大的铁路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华电在资金、人才、核心产品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以科研总院、技术经济中心、工程设计院为依托,相继建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生物燃气高效制备及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与山东大学共建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及金属材料、岩土大坝等9家国家或行业级计量检测机构,科研投入年均增速超过30%。
道在日新,唯改革创新者胜。勇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头,中国华电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转型发展和“两低一高”为指引,打造华电创新发展升级版,为推动中国华电做优做强做大提供强大持久的内生动力。
推荐阅读
即时新闻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