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新疆能源网
新疆能源网-能源强区-能源利民-能源富国
回到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喜迎十九大之四《不负责任担当——中国华电扶贫攻坚纪实》

时间:2017-10-16 11:28:35  来源:每日电讯

     2016年冬日的一个清晨,呼啸的北风和零散飘落的雪花,让云南怒江州泸水市称杆乡自把村这个贫困村显得格外冷清。从低保户付次扒老人家里,不时传来阵阵咳嗽声,83岁的老人早已双目失明,孤寡独居。天太冷了,老人生病了。

    “付大爷,我来看您了!”如同往常一样,洪亮的声音在老人门前响起。这是中国华电下派到自把村的驻村队长兼“第一书记”连伟的声音。“又降温了,我给您带了件军大衣,还有热包子和开水,您吃了早饭记得吃感冒药。”每次连伟来看望老人,老人都会拉着连伟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有你们这样的好人,我这里暖和。”老人摸着心口哽咽的说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庄严承诺。中国华电认真贯彻落实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雪域高原到黄土高坡,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华电人用每一份坚守与执着书写“度度关爱”,用华电情怀温暖渴望脱贫的心,在扶贫攻坚战场上奋发有为、大显身手。

    精准扶贫  度度关爱沁漫人心

    自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中国华电便将脱贫扶贫当做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驻村工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仅2016年就选派扶贫挂职干部180人,扎根贫困地区,在中国华电和“连伟们”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投入扶贫资金6452万元,开展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项目164个,年度减贫人数1.2万人,将实实在在的改变带到了百姓身边。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县阿克土村,一个古牧道上的小村庄,千百年来在博格达峰脚下静静地蜷卧着。春的杏花,夏的草甸,秋的麦浪,冬的雪原每年都会相约而至。现在到访的,还有中国华电的驻村扶贫人员。

    这里是国务院扶贫办安排的定点扶贫地区,更是中国华电心系情牵的贫困地区。

    面对“因贫有病不医治、因病贫上加贫”的困境,中国华电援疆驻村扶贫人员主动联系当地医院、垫付住院资金、帮助解决低保就医问题和残障人员残疾补助;面对当地严重的缺水问题,驻村人员修筑防渗渠、完成自来水改造,解决村民用水难问题;建设“华电爱心超市”,面向华电新疆区域公司募捐爱心衣物,帮助有困难、有需求的村民......

    多年来,中国华电扎实持久开展援疆工作,肩负富民兴疆的责任和使命,“十二五”期间,在克州“两县一市”(阿图什市、阿克陶县、乌恰县)累计投入4亿元建设惠及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民心工程;先后选派4批34名驻村干部、11名援疆干部,实施惠民生项目20余项,帮助引进各类资金200多万元,慰问112户贫困户,建成1个综合服务楼、1个爱心超市、一个文化。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公司结对认亲数109户,结对人数81人。累计走访891人次、1105户次,捐款22050元,捐物3626件,帮助就医就业就学10件,帮助发展生产3件,办好事、解难事累惠及1011户次。中国华电为新疆地区扶贫工作尽心尽责,将华电大爱洒满天山。

    选派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实施党建扶贫,帮助贫困村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兴产业、解难题办实事,是中国华电在贵州区域实施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截止目前,公司共选派18批21名驻村干部,担任村委“第一书记”等职务。驻村干部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着手,帮助建立党员活动室、配备党员学习资料,多管齐下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素质,努力促进农村基层干部观念转变,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执行力。在大方县果瓦乡,驻村干部了解到该乡水资源匮乏,人畜饮水紧张,便请来公司水利专家义务编制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方案,倡议公司职工捐款,组织当地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同时为扶贫项目“庆阳村杂交牛养殖示范基地”提供了充足水源。驻村期间,公司驻村干部共走访和联系服务群众1225户,慰问困难群众784户,培训党员群众6759人次,解难事办实事94件。

    多年来,华电乌江公司及所属各基层单位、职工先后捐资970余万元,修建11所“乌江水电希望学校”,对40多所中小学及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受益学生数万人。同时,将“希望工程”的“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加强对已援建学校和受助贫困学生的跟踪管理,提供针对性帮助,走访留守儿童1509人次,结对救助学生1200余人次。地处乌蒙山区的高坪小学,校园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差,无教师宿舍,经常停水停电,外地教师不愿到此任教,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乌江公司捐资20万元,为学校修建大门、围墙,架设生活变压器,购买电脑、图书及文体用品。同时从优秀青年职工中挑选支教志愿者,分批分期到该校义务支教,有效解决了该校师资短缺的问题。自2014年以来,公司先后选派8名青年志愿者到该校支教,完成4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孩子们从来没想过的英语、音乐、美术课,也进入了山村小学的课堂。

    扶贫成绩的背后,正是中国华电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扶贫实效的缩影。

    一个个精准施策的背后,是中国华电凝聚发展全力,构建扶贫格局——

    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2017年中国华电工作会议提出“推进结构性改革调整,切实把发展的重点调整到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老百姓能源需求项目上来”,坚持“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智力帮扶、产业帮扶、劳务培训、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展的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地区实现有效脱贫,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次次实地考察的背后,是中国华电心系扶贫实绩,倾听扶贫声音——

    脱贫攻坚工作要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建国,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扶贫领导小组组长温枢刚多次深入定点扶贫地区,踏着乡间路、穿过戈壁滩,每到一处,都用“解剖麻雀”的方式,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交流探讨扶贫攻坚新举措,从安全饮水到村道建设,从产业发展到劳务输出,从孩子上学到看病报销,倾听大家对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点点滴滴,无微不至,中国华电始终对贫困群众念兹在兹、心有牵挂。

    一项项荣誉成绩的背后,是中国华电践行度度关爱,履行央企职责的担当——

    深入开展“同舟工程——中央企业参与‘救急难’行动”,“十二五”期间,中国华电累计在新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五省区投入扶贫资金超过2.7亿元。在西藏,积极响应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号召,积极开展“强基惠民”和定点扶贫工作,共投入资金969万元,每年派2队共8名队员分别驻扎西藏达古村和藏嘎村,重点完成建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增收致富等7项工作;在云南,坚持“转走访”、“挂帮包”模式,并结合实际提出扶贫村“四改、三化、一支柱、六推广”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在滇专项扶贫工作援助项目41项,援助资金总投入35363万元;在青海,“十二五”累计投入资金1240万元,通过“金太阳”工程,解决了海北州海晏县、刚察县、门源县、祁连县等4个县3640户12904人无电人口问题。

    绵绵不绝,遂印于心。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切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确保扶贫工作实效,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始终关注的重点工作。大到热电联产、燃机电站、光伏电站的建立,中国华电人用双脚丈量山高谷深;小到自来水户户通、成立养殖种植合作社、协调无息贷款,中国华电人的大爱照耀祖国南北的河流山川,照进贫困百姓的家家户户。

    持续发力 产业扶贫推向纵深

    2017年6月30日,在中国华电“一先两优”颁奖仪式暨事迹报告会上,参与西藏尼玛县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工程的胡纯卿,做了“人生三问”的主题事迹报告会,引起了人们对电力扶贫项目工作人员的由衷敬佩。

    100天的艰苦奋战,克服高原缺氧等环境因素和微型局域网工程无可参照的实例等技术难题,提前6天实现部分并网发电目标,拟建48MWh储能电池组规模亚洲第一,创造了高海拔地区光伏项目建设进度的新记录,兑现了提前1年让海拔4600米的尼玛县城人民过上温暖、光明、不停电冬季的承诺。

    “我是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从哪里来?”——我来自劳动人民。“我要往哪里去?”—我要在雪域高原上开拓更多的清洁能源,为藏区人民送去更多的光明和温暖。这是中国华电员工对西藏电力扶贫产业项目的庄重承诺。

    产业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中国华电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脱贫的着力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以产业发展为杠杆,激活发展动力。

    2016年,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在京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只具有政府背景、市场化运作、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的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也是中国创新扶贫开发和财政投入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中国华电出资5亿元,在51家出资央企中排名第3名。以基金的形式更加专注、专业地参与扶贫和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国华电探索产业化、市场化扶贫路径的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华电整合力量精准发力、精准扶贫的有益探索。

    在四川,中国华电以产业投资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修建民生工程,推动老区脱贫致富。先后投资建设了珙县电厂、泸定水电、桐梓电厂、毕节热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公司、镇雄电厂等一批清洁高效的能源项目,有力地带动了老区经济发展。在云南,金沙江中游梨园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中甸)修建了公路,为当地百姓解决了“人背马驮”的出行困难。在安徽,华电安徽分公司积极开展地企共建,前往金寨县青山乡姜河村进行实地调研,与帮扶单位共同完善脱贫计划,累计制定发展茶园、养殖黑毛猪、发展中药材、养猪、养牛等措施计划148项,为加快当地脱贫步伐尽一份责任。

    在新疆,华电新疆公司承担了喀什地区一市十县的无电人口光伏独立供电项目。该工程总投资约4200万元,采用户用式光伏和离网光伏电站,仅用三个月就解决了3377个无电户的用电问题,并结束了巴楚县夏马勒林场64年未通电的历史。为解决南疆三地州供电紧张局面、缓解冬春季电力供需矛盾、改善电源结构,华电新疆公司承担起总投资3亿元的喀什、和田燃机电站。喀什燃机电站从2010年9月25日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到11月28日召开机组启动委员会,具备发电条件,仅用64天,和田燃机电站仅用了45天,创造了“华电新疆速度”。截止2016年底,华电新疆公司装机规模达到634.2万千瓦,较成立之初98万千瓦增长547%;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1%。

    在西藏,华电西藏分公司负责建设的尼玛县城可再生能源局域网项目,经过100天的艰苦奋战,提前6天顺利实现部分并网发电目标,兑现了让海拔4600米的尼玛县城人民过上温暖、光明、不停电冬季的承诺。同时,积极推进金上水电开发,叶巴滩项目通过国家核准,苏洼龙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在贵州,华电乌江公司投入资金4000万元,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扶持沙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谯家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和新景省级茶产业园区建设;推进教育培训,按“一户一人”,每年支持沿河培训1000户以上贫困对象,实现培训1人、就业创业1人、致富1户的目标;加快光伏新能源开发,结合公司新能源开发布局,推进沿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宁夏,华电加快推进固原第一批“扶贫项目包”开发建设进度,打造固原大型新能源综合产业链示范基地,打响新常态下的扶贫“多赢”攻坚战。“十三五”期间,中国华电将在固原地区推出新能源发电、农业光伏等多个扶贫模块。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一个个嘘寒问暖的关爱镜头、一幕幕感人肺腑的谈心场景、一个个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每一个瞬间都浸透着“中国华电度度关爱”的责任担当。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方略,中国华电聚焦精准、深化帮扶,正向着打赢扶贫攻坚战的目标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