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新疆能源网
新疆能源网-能源强区-能源利民-能源富国
回到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沙漠葡萄酒为乌海能源产业转型找到新契机

时间:2016-08-31 20:1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冀晓青:沙漠葡萄酒为乌海能源产业转型找到新契机
乌海市政府副市长冀晓青。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中新网8月31日电 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将在乌海举办,作为文化节系列活动的重磅一环,将对乌海这座以传统矿产等产业为依托的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和产业振兴。乌海市政府副市长冀晓青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我们把乌海的红酒产业和丝绸之路相结合,找到了一个沙漠葡萄酒文化节这样的切入点,希望乌海未来在能源产业转型的时候,找到一个新的产业。”

乌海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宁蒙陕甘经济区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中心区域。乌海是一座因煤而生,缘煤而兴的移民城市,煤炭在乌海产业结构中的分量不言而喻。从建市初期到现在,乌海的产业结构历了4个阶段。这就是从单一的生产原煤、洗煤,到煤从空中走发展电力产业;从生产煤化工初级产品电石、氯碱,到生产精细化工PVC等系列产品。

冀晓青介绍,“近年来,在提升传统产业整体水平的过程中,政府始终把寻找非依赖煤炭资源的产业,作为乌海经济转型的突破口。经过反复论证,我们认为乌海的旅游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开发,形成前景可观的旅游产业。”

据悉,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竣工以后,由于乌海湖的形成,为乌海发展旅游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水域面积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位于城市和沙漠之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的自然景观。此外,桌子山召烧沟岩画、满巴拉僧庙、明代烽燧和金沙湾等旅游景点丰富了乌海的人文历史景观。这样的自然与人文格局,构成了乌海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

冀晓青表示,与旅游业异曲同工的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乌海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它将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来乌海旅游时选购的旅游产品。

乌海在北纬39度线上,同法国布尔多同纬度,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在这里,水土光热资源丰富,适合葡萄种植。早在建市之初,乌海开始从新疆引进试种葡萄,在几个国有农场栽种成功后,开始在其他农场和百姓的庭院推广。

八、九十年代,除了农场种植葡萄外,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栽种着一架架枝叶繁茂的葡萄树,庭院葡萄是当时的一大特色。乌海现有120多个品种,多个葡萄品种、葡萄酒荣获国际、国家级奖项;2015年,“乌海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21世纪的头几年,有人开始投资创建葡萄酒庄。乌海诞生了第一个酿制葡萄酒的汉森葡萄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汉森酒业不但引进了法国葡萄酒生产线,建起了自己的集酿制、灌装、储存为一体的葡萄酒庄,还大面积种植了用于酿酒的葡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汉森葡萄酒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系列葡萄酒产品畅销全国,汉森商标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继汉森之后,吉奥尼葡萄酒庄、阳光田宇葡萄酒庄相继诞生,乌海的葡萄酒生产渐成规模。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除了提供原产品及制酒业外,还带动了葡萄园、葡萄酒庄、葡萄街、葡萄酒博物馆等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乌海葡萄产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呈现一、二、三产业相融互促的发展态势。

冀晓青强调,乌海将抓住并利用节会的时机和平台,大力宣传和展示城市形象和葡萄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乌海城市形象和乌海葡萄与葡萄酒国内外知名度,打响“中国乌海葡萄”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拉动葡萄产业旅游经济,做优做强做大乌海葡萄产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