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新能源车使用环节的安全已刻不容缓
时间:2016-06-12 10:22:57 来源:网易汽车
网易汽车综合6月12日报道
6月3日凌晨,上海宝山某小区发生一起新能源车车辆燃烧事件,这一事件再次将新能源车安全问题摆在公众面前,笔者认为保障新能源车安全使用已不仅局限于产品(新能源车)本身,也不仅与生产厂家有关,更需要包括法规完善、充电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及车主操作培训诸多方面的努力。
“事故”多在产品之外
从本次事故现场看,这辆牌号为沪G Y的荣威e550主要为车身内饰燃烧,车头发动机部分并没有起火。而最容易起火产生、爆炸的电池部分也十分完好。无独有偶,几年以来已经发生的多起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着火事件,最容易引发起火、爆炸的车载燃料电池部分也大多保存完好,真正因电池着火引发的车辆焚毁事件比例并不高。本次车辆着火事件发生后根据上汽服务站及工程师团队勘察,着火原因在于内饰起火导致——由于该车在充电时没有按照规范条件充电,而使用拖线方式,将充电装置外接拖线板放置于车内,从而在充电时过热导致内饰燃烧事故的发生。
因目前勘察方为涉事一方,着火原因仍需第三方权威机构深入调查,但至少车主操作不当存在着火隐患,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假如新能源车产品本身、特别是最容易引发火灾的燃料电池安全没有问题,又将如何避免着火事故的发生?
加电站需加一道“安全防护网”
从厂家声明到车主说明,都认为着火原因在于“该车在充电时没有按照规范条件充电,而使用拖线方式,将充电装置外接拖线板放置于车内,从而在充电时过热导致内饰燃烧事故的发生。”更具体的原因不仅是插线板放置车内,而且事故中的家用插线板功率不足以承载额定充电功率(所谓“功率超载”)才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
果如此,为避免类似事故发生,充电站就有义务监督并阻止车主将插线板放置车内充电,至少应该在充电站配备足以承载充电功率的插线板,并严禁车主使用个人提供的充电板充电。全国目前使用的充电站是否都已提供合格充电板,是否会帮助车主安全使用,有关部门有必要进行排查和监督,并制定相关的法规对违背者进行处罚,从而杜绝隐患。
培训车主需厂家配合
新能源车使用不同于传统能源车,厂家对于车主进行必要的培训?还是仅仅送一本“使用说明”了之?笔者认为应该选择前者。
车载燃料电池所需要的插线板功率至少应在4000瓦以上,这个厂家4S店在销售车辆时必须说明,如果可能,应配送达标的插线板,同时应在店内进行充电实验,确保安全。
对于使用插电板充电需要注意的事项,4S店销售人员有义务对车主进行说明和操作演示。
对于车主充电使用中是否出现问题,或是否存在不明确之处,厂家4S店售后部门应定期回访,予以解决。
在车主购买新能源车辆并完成使用培训后,双方应签订“培训合格”的证明文件,从而确保安全培训落到实处,此举也为未来假如出现事故需要厘清责任时带来方便。
随着新能源车销售量增加,确保新能源车使用环节的安全已刻不容缓,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厂家努力,但却绝不仅仅限于厂家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