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新疆能源网
新疆能源网-能源强区-能源利民-能源富国
回到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国际能源专家齐聚香江 探讨“一带一路”建立新合作

时间:2015-01-31 16:38:17  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驻香港记者李晶):近日,由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主办的丝路论坛在香港举办。会上,来自各国的20多名专家和学者围绕国际油价、地缘政治、亚洲能源安全新形势和能源新格局下的多边合作展开交流,并探讨中国“一带一路”新战略如何与沿线国家建立新合作。

 

当前,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对全球油气生产与供应产生重大影响,引起世界能源行业一场快速演进的深刻变革,改变了油气行业发展格局。从去年6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大幅走低,每桶从107美元下降到目前45-50美元,短短半年时间油价跌幅超过50%,而且似乎仍没有触底。在给石油进口国的消费者们带来切身利益的同时,油价持续下跌也酝酿着一些不稳定因素。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常务理事小山坚说,“对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它们高度依赖石油出口,油价的大幅下跌等同于灾难。这些国家将面临经济的不稳定和金融危机,并且传播到全球,过去两三个月发生在俄罗斯的危机有可能出现在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
 

油价的走势广泛影响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竞争行为,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表示,亚洲发展中国家未来将占全球原油需求增长的60%,应对能源安全成为该地区的关键战略任务。“在亚洲国家,比如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能源安全已经成为非军事安全的核心问题,因为这些国家高度依赖进口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所以,能源安全上的共同威胁促使这一地区需要发展未来的区域合作。”

 

亚洲既是世界油气生产中心,也是世界油气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能源消费最大的市场,随之而来的是能源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也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以合作发展的理念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打造政治、经济、文化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泽表示,亚洲国家在政治、宗教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应从次地区合作入手。“在推动亚洲能源合作的方面,我觉得它有它的特殊性。泛亚能源合作这个问题太大了,而且国家的差异太大了,文化、技术很难把这么多国家聚合到一块儿。但是在次地区这个前提下,我觉得是可以尝试做的。有可能在相互照顾各自利益寻求发展的前提下,使得这个地区的次区域得到明显的推动,而且这个地区的资源潜力还远远没有开发,随着新技术和设备的挖掘,今后能源方面的发展非常可期。”
 

同时,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设立了“能源发展基金”,这是中国首次由民营企业发起并共同组建的基金,致力于推动亚洲能源合作的投资及开发。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是香港一所独立的民间智库,主要任务为开展公共外交,以加深世界对中国的理解,提升相互的信任和尊重,促进中外友谊。